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1、文体(小说)、作者、主人公(小弗郎士)、主题(爱国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 3、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
1、文体(小说)、作者、主人公(小弗郎士)、主题(爱国精神)。 2、理清故事情节。 3、小弗郎士在小说中的作用:A、既是主人公,又是线索人物。B、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C、起到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4.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5.重点研读的段落:第20、21、24——29段。 6.人物思想性格。 7.写法:A、对比。B、前呼后应。C、以小见大。D、烘托手法。 重点背诵: (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人物:①文章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小弗朗士出是一个怎么样的儿童? 由贪玩不爱学习但能管住自己慢慢开始热爱法语,热爱祖国,民族自尊心不断升华憎恨敌人的一个在不断成长的儿童形象。 ②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韩麦尔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物?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他是一个恪尽职守,热爱学生,热爱祖国,道德高尚的老师。 2.情节:本文“宣布下课”属于小说的哪个情节? 高潮结局 3.环境: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 1.韩麦尔今天为什么穿戴的和平常不一样?纪念最后一课,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镇上的人的表现为什么又和平常不一样? 感谢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二)阅读课文最后一个部分24-29段
1.课文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和悲愤,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作用。 2.“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忽然”表明了什么? “忽然”有来得迅速而出乎意料的意思,说明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汲取法语知识的情况下敲响了,增强了悲怆的气氛。 3.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什么? 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4.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5.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力量”写字的细节表现了什么? 表现出了他对不能再教法语而感到悲愤和哀痛。 6.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表现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 7、24-29段从哪些方面描写韩麦尔,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表达了韩麦尔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8、选文中哪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本文标题:2020中考语文名著之《最后一课》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6215.html
沧州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04-08
必看!2025年石家庄中考体育分值考核标准及项目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