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4-17 17:16:49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6分)

  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广东省安监局原副局长胡某因收受矿主曾某贿赂,违规发证,间接造成兴宁特大矿难,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这体现了( )

  ①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法律具有制裁功能

  ③严厉惩处腐败犯罪分子,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每个公民来到世间,首先享有法定的人身权利,抚养教育权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等权利。这表明( )

  ①没有法律的保护,公民的权利也有保障 ②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③法律只对公民有约束作用而无保护作用 ④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其一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初中学生丁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了别人的财物,结果被公安

  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丁某的行为( )

  A.属于犯罪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触犯了刑法 D.是一般违法行为

  5.年仅15岁的小陈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亲严厉训斥后,只因口角之争就将邻家6岁小孩用石头打晕后沉入粪坑淹死。小陈投案自首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小陈之所以被判刑是因为他的行为( )

  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③违反了我国宪法 ④触犯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6.被媒体称为“警界败类自组黑帮案”范泽忠涉黑团伙案由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宣判首犯范泽忠数罪并罚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案中对范泽忠判处的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是( )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C.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7.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社会是复杂的,要谨慎交友

  B.经常犯错误必然会跌入犯罪的深渊

  C.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

  8.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我市广大中小学开设“大课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9.某市四名未成年人因没钱上网,遂合伙持刀抢劫。共抢劫钱物1万多元。当地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对四人进行了依法判决。不公开审理此案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10.上述四位未成年人之所以被依法判决,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1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机智求助他人抓住歹徒 ②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 ③不畏强暴,以死相拼 ④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下边漫画《都得奖》说明( )

  A.法律提倡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智为

  B.国家表彰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公民

  C.见义勇为者比见义智为者更有资格得奖

  D.见义勇为者嘲笑见义智为者胆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6分)

  13.某校学生尚志曾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但由于他结识了校外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去年他偷了一辆自行车,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但尚志不思悔改,今年又伙同另外两人持刀抢劫市出租汽车公司桑塔纳桥车一辆,还刺伤了出租车司机。尚志因此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⑴尚志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⑵尚志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14. 小宇致小强的一封信

  小强:

  你好!你在少年管教所改造一年了,近来好吗?

  过去的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八年级时,你结识了一帮社会上的新“朋友”,开始逃课,离我们越来越远。你父母离异了,对你不闻不问,使你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为了有足够的钱上网,你向低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在“朋友”的劝导下,你经常进入营业性歌舞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你开始吃“摇头丸”……你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越陷越深,居然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小强啊,你真糊涂!

  法律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你为此付出了代价。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改造,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

  你的好朋友 小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强行为演变的原因。

  (2)从小强的行为演变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2分。第19题16分,第20题16分)

  15.材料一:一天早晨,中学生小王骑车上学,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担心上学迟到,在确认马路上无过往车辆后,他就迅速闯了过去。

  材料二:来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的数据表明,目前车祸已成为造成我国5岁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9万多人,其中未成年人占10%以上,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学生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

  ⑴小王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为什么?

  ⑵小王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

  ⑶面对材料二中提供的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哪些想法?

  16. 某电视台就 15 岁的吴某暴力抢劫一案做了专访,下面是部分个人或部门的谈话片断。

  吴某的父亲:我与他妈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管教他。每月省吃俭用寄给他 500 元钱,也算尽力了。

  吴某的老师:初二时发现他看黄色书刊、“泡网吧”,除耐心批评教育外,还为他保密,可他屡教不改,只好劝他退学。

  文化部门干部:最近我们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非法出版物、“黑网吧”进行了集中整治。

  主审法官:对个别记者提出的对此案公开审理、拍照登报等要求,我们一概拒绝。

  上述个人或部门的行为是否尽到了保护未成人的责任?请简要评析。

  ⑵通过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青少年在增强自我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

  答案

  1.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果没有用来调节社会各方面秩序的共同准则,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①是错误的,用排除法可以看出选项B是正确的。

  2.D点拨: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通过材料的关键词,判处有期徒刑,没收财产,体现了法律的特征同时制裁违法犯罪,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3.B点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因此,①③的表述是错误的,应排除;②、④符合题意和知识点要求,故选B项。

  4.D

  5.C

  6.A点拨:要想正确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刑罚的类别,特别是要准确的掌握主刑的内容。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结合案例中法院对范泽忠的判决结果,就能较为清楚的从四个备选题肢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7.C点拨:解答本题需读懂诗句的含义。A、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B项表述错误,不选。只有C项正确反映了题干的要求,入选。

  8.B点拨:阳光体育运动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是由学校来具体执行的,因此是学校保护,选B项。  9.C点拨: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因此,选C项。

  10.A 点拨:持刀抢劫是违法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

  11.B

  12.A

  13.(l)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犯罪与违法概念的认识及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情况。

  14.(1)小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因为: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网吧、舞厅的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小强自己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沾染了不良习气;不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发展为违法犯罪。

  (2)我们一定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充分认识吸毒的危害性,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家庭、社会应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

  点拨:本题以书信的形式创设情景,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分析原因,可从家庭、社会、自身等角度阐述;第(2)问具有开放性,可从道德、法律等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5.(1)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如回答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亦可)因为小王的行为违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情节轻微。(或回答小王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微。)(2)小王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3)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增强法制观念;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点拨:本题设置情景,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阅读材料,分析材料透漏的有用信息,结合教材知识逐层进行回答。

  16.(1)吴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虽然尽了一定的抚养义务,但未按照家庭保护的规定尽到监护、教育的义务及职责。(2)老师对吴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保护了他的人格尊严,这是尽了学校保护的责任,但是随意劝退学生却不符合学校保护的规定。(3)文化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创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履行了社会保护的职责。(4)法院的做法尊重了吴某的人格尊严,保护了其合法权益,符合司法保护的规定。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材料和教材观点的有机结合,家长与老师的做法既有正确部分,也有错误部分,要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

查看相似文章
来源:本篇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版权侵犯请尽快与小编联系,谢谢您的合作!
文章类别:初中升学网 > 中考必备 > 中考政治 >
文章标题:七年级《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本文地址://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3613.html
 
更多>中职院校文章
学校信息
  • 初中升学网
  • 联系人初中升学网(先生) 
  • 地区四川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最新中职院校信息
中职院校专业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幼儿教育与管理
  • 培养具备全面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较强的教育心理科学素养,能在各种儿童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与科研部门、广播电视和图书出版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等从事儿童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铁道运输
  • 铁道运输
  • 培养面向铁路、城市地下铁路、轻轨及大型厂矿企业的轨道交通运输部门,从事行车指挥、调度、货运组织、客运组织等运输一线工作的中级技术专门人才。

会计
  • 会计
  • 培养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质,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 培养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艺术综合素质和必备的展示设计实施能力,能以现代设计理念和运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类会展设计、人文场馆、商业空间的设计、制作与管理的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级护理
  • 高级护理
  • 培养从事临床护理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 高级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按技术职务可分为初级技术职务:护士、护师;中级技术职务:主管护师;高级技术职务: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三个层次。高级护理专业培养的便是护师。

汽车制造与维修
  • 汽车制造与维修
  • 培养专业特长明显,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责任心强,能在汽车制造、装配、调试、试验、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技术管理等岗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计算机及应用的技术开发与推广能力的实用技术人才。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
  •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专业英语、时装画技法、时装画基础、服装配色与图案设计、专业实训等课程。服装设计专业培养从事服装制板、推板、生产、管理、经营等一线工作,能应用所学的服装知识,解决服装生产和管理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服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服装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服装制板、推板的技术能力,服装工艺流程的设计能力,组织生产的管理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