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坚持标准引领,确保科学规范。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坚持遵循规律,体现培养特色。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处理好专业课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历证书与各类职业培训证书之间的关系,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四是坚持完善机制,推动持续改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价与激励,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740101 )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等同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高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公司、温泉企业、旅游景区景点、旅游网站等各类旅游和酒店企业,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掌握旅游服务的相关技能,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能从事客户接待、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旅游景区景点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
2. 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规范的礼仪服务技能。
3.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处理挫折与挑战,积极向上。
(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1. 掌握旅游服务相关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建筑、园林、饮食等基本知识。
2. 掌握酒店服务岗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餐厅服务、前厅、客房、西餐厅、咖啡厅等相关服务知识。
3.熟悉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4.会操作常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
5.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能完成或协助完成相关款项的结算。
6.会推介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
7.会进行导游讲解服务。
8.能按照导游接待服务程序和规范要求完成其他相关导游服务工作。
9.会进行旅游景区(点)接待、讲解服务。
10、能按照酒店、餐厅服务员职业标准为客人提供中西餐、咖啡、茶艺等服务,能正确为客人冲泡不同种类的茶,能为客人调制各种咖啡。
11.取得计算机操作员或英语等级证或茶艺师等1~2张职业资格证书。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专业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及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书法),历史,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人文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
专业课包括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综合实训课五大块。实习实训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含校内实训、岗位实习等多种形式。
十、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推动学生终身发展,公共基础课的开设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课
专业技能课按照旅游酒店和旅游电商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强化旅游景区、酒店前厅、客房、康乐等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要素。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二)教学管理
本专业推行“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技能教学管理方式。将规范性和灵活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实施创造条件。
另外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编订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实训、评价考核,携手管理,合作育人。
十一、教学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以学生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评价环节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因素的评价,强化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多层次、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注意吸收学生、家长、旅行社、旅游酒店参与。校内、校外评价结合,行业资格证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
不仅关注学生对旅游景区、旅游电商、旅游酒店等必需知识的理解和岗位技能的掌握,更关注相关知识在旅行社和酒店主要对客服务岗业实践中的应用以及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础力水平,重视岗位规范换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岗位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十二、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配备相应的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客房实训室、茶艺室、咖啡室等实训室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要求,建设能够满足专业实践数学、技能训练要求和企业经营双赢的,学生岗位实训两个学期以上的开拓生产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实习,学生掌握学习流程,提升服务技巧,强化服务质量。
在旅行社实训、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包括国内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两种类型:黄杨旅行社、拱北口岸中旅。景区实训、实习基地主要是圆明新园以及珠海情侣路两大景区。另外,选择了珠海市内两家著名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珠海金悦轩海鲜酒家和珠海海泉湾。这些实习基地在市内可谓首屈一指,岗位实习的岗位与我专业面向的岗位群非常一致,其设施设备条件都有利于组织开展校外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且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
十三、专业师资
本专业开设以来,一直致力于师资建设,非常注重教师本身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本专业共有6位教师,都具备本科或以上学历,且都是双师型教师,其中3位有高级职称,其他全为中级职称。本专业的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发展,熟悉教学规律,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在教学中不断突破自己,其中赵淑华老师、龙洁瑜老师参加创新杯全国说课大赛均获二等奖。本专业教师在专注教学的同时还兼顾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每年都主动下到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区、各类展馆、文博院馆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熟悉旅行社、旅游景区主要对客服务岗位工作流程,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想了解更多广东中专中职信息,可以关注广东中专中职网(//m.wearston.com/city/20),为您提供更多关于广东中职中专招生简章、报名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