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2014初一历史上册第9课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3-10 19:23:49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同步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同步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春秋无义战 D.仁政

  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4.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5.以下几种主张,属于老子的思想是( )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D.提出“仁”的学说

  二、非选择题

  6.判断: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洽国,轻徭薄赋。( √ )

  7.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自《论语》

  (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

  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董仲舒传》

  (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BBABC

  二、5.(√)

  6.(1)人物:孔子。思想核心:“仁”和“礼”。

  (2)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

  (4)认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本文标题:2014初一历史上册第9课检测题含答案(人教版)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8460.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