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新人教七初一历史上册同步训练题2(带答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3-08 11:08:49

  七上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测试(附答案新人教)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

  七上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测试(附答案新人教)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刘歆 B.刘徽 C.何承天 D.祖冲之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出自 [ ]

  A.《缀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脉经》

  3.祖冲之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A.三国 B.东晋 C.北魏 D.南朝

  4.生活在北朝的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是:

  A.王叔和 B.郦道元 C.贾思勰 D.葛洪

  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

  A.《归园田居》 B.《水经注》 C.《农桑辑要》 D.《齐民要术》

  6.有关贾思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发明了播种用的工具耧车。

  B.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

  C. 改革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D.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7.要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光等情况就要阅读:

  A.《肘后备急方》 B.《论衡》 C.《三国志》 D.《水经注》

  8.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①《缀术》 ②《水经注》 ③《齐民要术》④《神灭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祖冲之推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早:

  A.五百多年 B.八百多年 C.近一千年 D.一千一百多年

  10.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成书于:

  A.曹魏 B.东魏 C.北魏 D.西魏

  二、材料分析题:

  1.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阅读材料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

  ②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

  ③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

  三、问答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各有什么贡献?

  四、活动与探究:

  1. 动动手:

  用小刀把方木头或铅笔削成圆柱体。想一想,怎样削最圆?然后判断下列示意图,哪一个圆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与这里的做法有何类似之处?

  2.制表:你能否围绕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制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表格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A 7.D 8.C 9.C 10.C

  (二)、材料分析题

  1. ①贾思勰②北朝《齐民要术》③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三)、问答题:

  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著有数学论文集《缀术》;郦道元作《水经注》;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四)、活动与探究

  1. 在木头或铅笔剖面先画个内切正多边形,然后用小刀削去边外木头。边数愈多,就愈接近圆形。这就是古人所用的割圆术。

  正一百九十二边形的周长最接近圆的周长。

  祖冲之就是运用这种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很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 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本文标题:新人教七初一历史上册同步训练题2(带答案)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8116.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