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复习4(人教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2-26 20:24:49

  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A”,错误的在答 题卡相应题号里填

  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A”,错误的在答 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B”。  1.凡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一定是违法的行为。  2.贩毒是违法行为,吸毒不是违法行为。  3.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4.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5.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6.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演出时,不要高声喧哗。以上这些表明  A.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纪律和法律  B.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公共秩序  C.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D.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7.在学校饭堂用餐时,我们发现有少数同学有插队的现象。这是一种  A.学习成绩不好的表现  B.爱出风头的表现  C.不守法的表现  D.不守规则的表现  8.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  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  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  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  9.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这告诉我们  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D.法律是通过制裁公民的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  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该受到惩罚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说明  A.做点好事就可以扬名  B.要预防违法犯罪  C.做点坏事就可以判处死刑  D.预防违法犯罪,就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12.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13.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  A.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B.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C.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  D.行为上要远离违法犯罪

本文标题: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复习4(人教版)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6818.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