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第2课 “贞观之治”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2-22 12:30:49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思考: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①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②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

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理黄河,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

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中国古代出现治世的原因:①政策因素:农民战争的作用(农民起义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②政治交往因素:民族间融合和中外交往的加强。③群众作用:人民的辛勤劳动。④个体作用:杰出帝王将相的个人政治品质。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文标题: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第2课 “贞观之治”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6209.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