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基础达标 1.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基础达标
1.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
A.漳州 B.宁波
C.云台 D.广州
3.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4.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 )
A.严格限制对外交易 B.封闭关口,严守疆域
C.不许外国人来华 D.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5.右图描述了哪朝何地的商业繁荣景象? ( )
A.明中后期北京
B.清代初期北京
C.明代初期南京
D.清代中期南京
能力提升
1.下列经济现象中,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 )
A.一些地方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B.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
C.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 D.一些手工业行业技术分工很细
2.促使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明初经济兴盛
B.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水平超过前代
C.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D.苏州丝织业发达,许多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
3.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4.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知识空间
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乾隆的这道圣旨常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推行了二百多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在进行资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知识空间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或者说从十六世纪写起。这以前,确也有些个别事例,如徐州利国监的冶铁,徐一夔《织工对》中的丝织工场,但都后不见来者,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我们所考察的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并有发展,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本文标题:初一年级历史明清经济的未来与闭关锁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7243.html
2025年广西南宁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24日-27日01-10
关注!2025年河北中考题型新变化!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