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初一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5-01 15:10:49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  第3课 华夏之祖  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

  七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

  第3课 华夏之祖

  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后来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华夏族。

  2.黄帝——“ 人文初祖”。

  传说中的贡献:①房屋、舟车等的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②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③其属下仓颉发明文字 ④伶伦编出乐谱

  因此,我们尊黄帝为“人文初祖”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

  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走向世界,黄帝则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华儿女认同的文化标志。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奴隶社会 开始。夏 的建立,标志古代中国步入文明时代。

  4.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统治。

  内容:①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②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定期朝见。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5.青铜制造业——我国自夏至西周重要的重工业

  发展: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夏朝有了发展。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商朝青铜器制造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精品: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

  用途:祭祀

  评价: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

  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即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6.(1)经济上:(生产上)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发展过程: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意义: 铁农具和 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即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水利工程: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世界著名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社会政治方面: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变法。

  目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内容

  作用

  影响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国富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作用: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奖励耕战;(作用:国富兵强了)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

  影响(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 商鞅变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属于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示:衡量改革是否成功不能以个人得失为标准,而应以改革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所以,商鞅虽然被处死,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改革还是成功。

本文标题:初一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5502.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