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5年,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5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 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主要原因)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对张家口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引进人才、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艰苦奋斗、发展科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
439年,在东北地区兴起的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二、民族大融合
1、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根本目的和原因是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作用:北魏孝文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是黄河流域统一后各族大融合的发展趋势和鲜卑族社会封建化的必然结果。
第21、22课
类别
朝代
代表人物
著作
贡献
数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一千年。
本文标题:初一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三)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5284.html
必看!2025年石家庄中考体育分值考核标准及项目02-17
2025年中考体育现场测试项目备考策略!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