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初中升学网!

手机版 手机版
微信 微信

初一政治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初中升学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8-04-17 00:05:49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选择题(1—16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一、选择题(1—16题为单选题,17—20题为多选题)

  1.违法行为是指 ( )

  A.违反宪法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违反刑法的行为

  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我国制定法律的机关是 (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3.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这是 ( )

  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自诉案件

  4.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 )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5.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派出所给我们上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联;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熟悉和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些事实说明( )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加紧密 D.只要我不违法,学不学法没关系

  6.“从小偷钉,到大偷金”。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

  A.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B.一般违法必然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和犯罪的本质是相同的

  D.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

  7.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 ( )

  A.违反继承法的行为 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

  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D.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

  8.法律的显著特征主要有 (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有期徒刑和死刑 D.主刑和附加刑

  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 ( )

  A.是否触犯法律 B.是否触犯刑法

  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是否应受到刑罚处罚

  11.陈某在互联网上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骗人钱财,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陈某的行为 ( )

  A.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承担的是民事责任

  B.触犯了刑法,受到的是刑罚处罚

  C.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受到的是行政处罚

  D.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受到的是治安处罚

  12.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 )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②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自觉依法自律 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 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下列违法行为的是 ( )

  ①故意毁损公用电话 ②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③学生在校园内抽烟、喝酒 ④偷窃财物 ⑤在公交车上未向年老者让座

  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14.朱某因无法忍受李某不断用手机给自己发送侮辱性短信,将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 )

  A.发送短信会造成社会危害 B.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C.诉讼是唯一的维权方式 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5.电子探头是一种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有些司机在有电子探头的地方小心驾驶,在没有电子探头的地方随意违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司机应该提高自己的守法意识和公德意识 ②司机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③司机在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权 ④司机的行为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九年级的小李同学准备骑自行车去外婆家度几天暑假。小李在骑自行车中不应当 ( )

  A.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B.载着表妹一同去看望外婆

  C.经过交叉路口时,减速慢行        D.听到手机响,靠边停车再接听

  17.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

  A.违宪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亡身”。这表明 ( )

  A.许多犯罪是从小毛病开始的

  B.“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

  C.小错可能成为酿成大祸的根源

  D.青少年应从小依法律已、防微杜渐

  19.“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下列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应该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B.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C.社会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D.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没有规矩,但不能没有法律

  2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B.在社会生活中,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C.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要重些

  D.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道德

  二、概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题蕴含的道理)

本文标题:初一政治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本文链接://m.wearston.com/zkbb/show-htm-itemid-13533.html

中考必备相关文章更多>
学校信息更多>
  • 性质:
  • 类型:
  • 招生对象:
  • 学校地址:

快速咨询通道

请选择想要咨询的问题:
地区:
姓名:
电话:

升学指导

手机扫一扫 添加客服

在线预报名

加入群聊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群

公众号

扫码获取,最新消息

合作联系

Baidu
map